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2024-08-25 15:11:20 | 橘子网

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曾经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过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走进考场,或没能通过高考走入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来说,高考依然带给他们许多收获。那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学习的渴求。

改变的不仅 是“考中者”

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我父亲是个农民,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一生都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却始终牵挂高考。晚年病重时,他还能清晰地记得三十多年前,从我们那条山沟里考出去的学生,而且记得他们的考分。

恢复高考那年,我才六岁。那个秋天,我背起书包,带一块一尺见方的木头小黑板去上学。我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什么时候来到山沟里的。第二年春天,附近好几个村都有学生考上学校的喜讯传出。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远方亲戚,他比我父亲小几岁。从此,这个亲戚便成为我的“榜样”,父亲经常以他来教育我。从那年起,我们那条山沟八九个村庄,前前后后上过中学的青年人又都找学校补习去了。后来几年,接二连三有人考上学校。这些消息不仅激励了我们那一带的学生,也鼓舞了我父亲这样没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农民。 橘子网

在这样的消息中认识高考、明白了考试的意义,我也踏着高考鼓点走出了山沟。高考,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当然至关重要,因为这场考试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高考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以至于今年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我们一次次回味这项制度的意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父亲来,都会想到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都是高考的获益者,父亲他们则是高考的旁观者。这样一场考试,对于父亲那样没有机会进考场的人,又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四十年来,成千上万学子走过了高考独木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没有走过这座桥的人,一定比走过来的人多出很多倍。如果高考仅仅是我们这些走过来的人们改变命运的途径,那它的意义就要少很多。其实,历史的逻辑并非如此。

至少,高考燃起了我父亲新的生活理想。后来的岁月里,他多次和我说过,是高考给了他供子女读书的动力。我的父母亲从这场考试中看到了艰苦读书的价值,甚至找到了改变一个家族命运的信心。无论生活多么拮据,不管送孩子读书的路有多么艰辛,他们始终满怀希望。父母抱着这样的决心,前前后后用二十多年时间,耗尽了他们最宝贵的壮年岁月,把我们兄妹都送进高考考场,送出了祖辈劳作的山沟。

我相信,这种鼓舞并不仅仅发生在那沟壑连绵的太行山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大农村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年拿出钱来送孩子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顾生活艰苦,顽强供孩子读书的故事层出不穷。很多深山沟的农村,以砸锅卖铁的决心集资盖学校,几乎成为那个时代一道感人的风景。高考制度在山川沟壑间激发起一代青年人对知识的渴望,也激发起全社会对知识不可遏制的热情。

今天,重新回味四十年前那场考试的时候,一年一度看到更多年轻人走进考场的时候,我的思绪总是漫过考场,想起我父亲,想起那些像父亲一样永远没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的人们。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一项教育制度,更是一项重大社会改革。它激起了全社会的热情,改变了各个阶层人们对知识的价值认同,重新树立起奋发学习的社会信仰,为人们开辟了改变命运的新通道。所以,它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几十年的变化;所以,高考的“受益者”不只是我们这些考中者,还有那些没有机会高考或是没有考上的人!

多些选择 多些精彩

现在的孩子没有我当年高考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当年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是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

我是高考的受益者,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感谢高考,给了我们这些农家子弟机会和公平。

我本该1983年参加高考,而实际上却是1984年高考的。因为1983年高考预选,我没能选上,也就没有资格参加。那时候,高考录取率很低,再加上我们县是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县,落榜与复读很普遍。高考和当兵是当时农村孩子跳出农门的两条渠道,尤其是高考,考学校就是考工作、考饭碗。于是,那些复读几年不放松、终于如愿考上学校同学的事迹就成了老师教育我们的励志故事,也是鼓舞我们前进的榜样。那真正是“英雄不问出处,成功不分早晚”。

1984年的高考对我来说十分重要。毕竟已复读一年,竞争十分激烈,我想考上学校的心情也十分迫切。尤其是第一场考试前,快进考场了,却一次一次地上厕所,拿到试卷,却读不通题目,心里紧张的情形可想而知。只等考过了第一科之后,心里才稍稍放松。现在想起来有些好笑,但那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高考结束后,我没有等待,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就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复读之中。我是在复读时接到通知书的,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

大学毕业,我回到母校担任教师的十几年,从高考的参与者变成了“应对者”。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应对高考:某某同学发展不平衡,某一科影响达线;某某同学成绩不稳定,心理状态不好;一次次统计分数,一次次分析试卷,一次次找学生谈心谈话。高考前,我的心总是惴惴不安,每每晚上做梦就是考试,考试就是紧张,就读不懂题、不会做题。多少次都从这样的梦中惊醒。其苦无穷,其乐亦无穷。每当和孩子们谈自己高考紧张的糗事时,我总是这样说:“高考,紧张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也是一种责任心和责任感的表现,不要惧怕紧张,适度的紧张反而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但不能像我似的紧张,那是一种惧怕与恐慌。”孩子们笑着善意地说,“老师你就是胆小”;我儿子则不客气地说,“老爸,你这是没学好”。他们说得都对,这就是我的高考。

后来,我到县政府工作,担任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对高考的关注已不再是具体哪个学生,哪一门学科,更多是操心考试政策、考试安全、考试组织、考试环境、考试秩序、考试结果,家庭贫困学生入学及通过高考暴露出教育教学的问题。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不时地走进学校,与老师们探讨备考的具体问题,与同学们分享高考的体会与信息。现在的孩子没有了我当年的那份紧张,没有我复读的那份执着,也失去了我当年考上学校时的那份荣耀,但孩子们多了一份自信,多了许多机会,也有了更多选择。抚今追昔,感慨颇多。

去年,我到山西长治技师学院工作,面对的是一群没参加过高考和高考没上榜的孩子。他们很活跃,也很可爱。每当我听到孩子们热情的问候声,机床的轰鸣声;看到焊花飞溅,抹着油污和汗水的笑脸;看到横平竖直的布线,精湛细致的茶艺时,我对高考有了别样的感悟:高考已不再是通往成功的独木桥,高考也不再是人生的必修课,没有高考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

落榜浇不灭对知识的渴求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我是一名“60后”,也是一名高考落榜者。提到高考,就一下子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伤痛”。

1979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本来是想报考大学,但父亲说能考取中专,也包分配,毕业后也能吃上商品粮,为保险起见,就劝我考中专。也许是自己太“自信”的缘故,结果第一次考就“马失前蹄”,录取分数是240分,我考了233.5分。

回到家里,我哭了好长时间,尤其是后来听说有好几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如我的都被录取,我更是难过了好几天。看看当时农村艰苦落后的生活环境,父母劳累的场景,我向父母提出,复习一年继续考,一定要为自己、为家里争口气。

1980年的夏天,表哥从部队回家探亲。当时已从南京第一炮兵学校毕业提拔为排长的他,得知我的情况后安慰我说,部队的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也在改革,从今年开始,改变过去那种直接从士兵提干的做法,改为先上军校后提干。

表哥还说,部队考军校相对于地方高考来说,容易一些。表哥的一番话,对我触动很大,既然父母又辛辛苦苦地供我复习了一年,我也下了很大功夫,干脆再拼搏一下高考,落榜后就参军考军校。父母也同意了我的想法。

于是,复习了一年的我又一次参加高考,结果再次名落孙山,离最低录取线20多分。不过,有了表哥的安慰,我没有哭,反而下定了参军报考军校的决心。

在1980年的冬季应征入伍中,我报了名。经过政审、体检等一系列程序,终于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入伍时,我是背着一大包数理化学习资料走进兵营的。正式分配到连队不久,我就报名参加了北京某地质出版社举办的函授学习,三年的《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自学完后,虽然没有毕业证,档案也没有任何记载,但给我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1983年,我考上了军校。虽然这是一所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中专学历的军校,但毕竟毕业后就提干,成了干部身份,也就意味着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参军20年,我从战士一直干到中校正营职。2000年,我转业到威海市,安置在一个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一干就是17年。转业前,我已在部队通过三年的在职函授学习,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

我时常想,没上大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在我看来,上过大学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理解问题的能力来看,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两次高考落榜并没有挫败我的信心,我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了。

不曾走进大学 也能守护希望

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

你相不相信,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经历高考,最后却成为老师。他们亦配得起“老师”的身份,因为他们是一群真正热爱读书才情兼具的人。

“文革”时期,出身地主家庭的爷爷“不宜高考”,被放逐乡下种田放牛,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文革”后,终于可以参加高考了,却由于家境清寒,小儿又重病在身,为种种家庭琐事牵绊,心有余而力不足。爷爷自幼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当时在村里口碑极好,乡村学校正好缺老师,就这样被推举去做了民办老师。

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爷爷同龄的一大批潜在人才,因为无缘高考而被尘封。

改革开放,正值高考热火朝天的阶段。1979年父亲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考高中,而选择考取中等师范。爷爷也很无奈,五个孩子个个都要读书,他那点微薄的薪水又时常拖欠。家里种了点田,地里庄稼的收成还不够给孩子们交学费。爷爷是教师,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五个孩子中让谁辍学,他都于心不忍。这时父亲主动提出要去上中等师范,读三年,毕业后就能就业,省去了上大学的一大笔开支,还能替家里分担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父亲一面读师范课程,一面借了高中课本复习。他抱着一丝希望,期待能有机会参加高考。他深知,读个师范已让家里债台高筑,再读大学简直是一种奢望。但他不想放弃高考的机会,他想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当初走师范这条捷径,完全是出于无奈。

师范最后一年,他偷偷报名去参加了高考,录取通知书寄来的时候,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想了一夜。那是一张来自师范大学的信笺,上面残留着父亲欣喜而哀伤的泪痕,被珍藏了三十年。

2001年,父亲得到消息,中等师范改制,由3年改成“3+2”。这意味着那些不愿疲于奔命高考的人,可以一举两得。我还有两个比我小一岁的孪生弟弟,他们要同时读高中、考大学,以我家的情况肯定负担不起。而那时的师范“3+2”学费生活费基本全免,父亲知道我有委屈,但他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让我自己做决定。当命运将这张牌发给我,我做出的选择与父亲当年一样。

我们一家三代人都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却都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虽然当初的抉择为生活所迫,却并不影响我们守护自己与别人的梦想。学校里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教师,我们虽然没有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但依然用功读书,潜心教研。我们没有把“高考”二字看得多么惨烈,对待“成功”亦没有太过急切。老师的职业,不是我们生存的捷径。我们心中充满的是对人生的重新审视、定位,是对梦想的坚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守护。当高考成为一个远去的梦,我们年复一年,擎着一盏明亮的灯,让赴梦的孩子行路有光。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谁知道高考 录取率 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个省(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录取率越高,相对而言考大学越容易,录取率越低,考大学的难度越高。决定一个地区高考难度的关键因素不是考卷难度也不是录取分数线和参加高考总人数,而是最终的高考率取率。
高考录取率=各大参招院校本年度在该省的录取总人数 / 该省参加高考总人数
一本录取率=本年度一批次院校本省招生人数 / 本省参加高考的总人数
二本录取率=本年度二批次院校本省招生人数 / 本省参加高考的总人数
本科录取率=本年度本科各批次院校本省招生人数 / 本省参加高考的总人数

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

河北考生561分报考山西师范大学二批录取率如何

我所在山西师范大学,真是黑呀,黑了学生那么多钱,竟然不给学生盖新宿舍,都快成危房了,竟然只是粉刷粉刷就了事了,一进宿舍感觉象进了地下室,阴暗,潮湿,宿舍里还有小虫子,夏天蚊叮虫咬,冬天有的教室竟然没暖气,每年毕业的学生都会被狠狠的剥削一把,贷款念书的扣学位证,宿舍押金不退,每人好几百,大家可以算一下帐嘛,每年有什么人毕业,迁户口的多要10块钱,本来上派出所迁户口只要20,但学校的人蹲在派出所不让进去,逼着学生去学校迁户口,为了这事,还跑到派出所骂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俨然是黑社会作风,换第二代身份证的时候要了35,本来20就够了,跟我们多要15,一个大学有多少人,大家可以算一下嘛,每年都有学生自杀事件,学校怕传出去,捂的严严实实,可是怎么可能没有人知道呢?我就想不通了,应为什么要自杀呢,伤心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学校花点钱就摆平了啊,值得吗??每年毕业生都好几百号人领不到毕业证,有钱的花钱领走了,没钱的求爷爷告奶奶,跑断腿也没人理你,曾有一位院长跟一个被扣毕业证的学生说,你给我10万,我就能把毕业证给你那出来,汗死了 ~~````毕业证=10万,现在的医院没钱的不敢进,进了大学才知道,没钱没权,大学的大门好进不好出啊,看看那些想尽办法想把孩子送进大学的父母,心里就一阵的颤抖啊,你们知道大学是什么样的吗?它就是个吃钱的机器~~~~~
如此大学,跟黑社会组织和何分别,只不过披了一张羊皮而已,还是师范大学,请问这些人有什么脸面为人师表,教育更多的人走向教师岗位呢??
又是一年高考时,无数的学子苦读十余载,你们要的就是这种大学吗?家长朋友们,你们要把你们的孩子送进这样一所大学吗?试问有关部门,你们是不是也该管管了??

以上就是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www.tiejuz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那些年,哪些高考的事”相关推荐
高考那个夏天值得回忆,高考完你做过哪些轰轰烈烈的事呢?
高考那个夏天值得回忆,高考完你做过哪些轰轰烈烈的事呢?

我今年年初去了一次新加坡,觉得那里的环境特别好,想明年夏天高考完之后再去一次。我知道新加坡全年高温我国(新加坡)靠近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气温变化不大,气候温暖湿度高,平均温度24-31摄氏之间,每年12-3月东北季候风,多雨季节,6-9月西南季候风,干燥炎热,在4-5,10-11月份季候风交接,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偶尔早晨或午间,会有雷雨。高考那个夏天值得回忆,高考完你做过哪些

2025-01-08 19:50:43
高考状元事迹_高考状元事迹有哪些
高考状元事迹_高考状元事迹有哪些

2017高考状元事迹_2017高考状元事迹有哪些2017高考状元事迹一谢畅者,不知何许人氏也,上谢下畅,不详其字,因其牛逼,人称“畅哥”。畅哥就是个BUG,万能的畅哥永远稳居年级第一宝座,无人撼动,在畅哥面前,学霸这个词显得是多么的无力。畅哥进校,毋庸置疑是第一,第一次月考后,畅哥所有科目除物理意外丢分外,均获年级第一佳绩。之后畅哥屡创神话,为大家塑造了学神的形象,被无数

2024-10-18 17:20:08
今年高考文科431分,报武汉那所学校 哪些专业好些呢?
今年高考文科431分,报武汉那所学校 哪些专业好些呢?

全国高考分数线排名2020年全国高考分数线排名:新疆和山东公布。新疆:理科(本科一批431,本科二批317),文科(本科一批482,本科二批370),专科批次文科、理科均为180。山东: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32,普通类(一段449,二段150),体育类一段561(含专业成绩),体育类二段457(含专业成绩)。文科分数线排名在前10名的地方南556分、云南55

2024-11-29 15:05:51
有哪些我们高中生可以报考的军事学院
有哪些我们高中生可以报考的军事学院

有哪些我们高中生可以报考的军事学院素有亚洲西点的石家庄陆军学院,但是现在已经不招收地方高中应届毕业生了,你要是想报考军校的话我可以向你推荐一下,首先向你推荐国防科技大学(军中清华),其次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军校排名第二)、再次解放军理工大学、还有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距离上海较近的只有南京的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和解放军炮兵学院四所你如果希望有西点

2024-10-14 05:04:40
你知道哪些高考励志故事?
你知道哪些高考励志故事?

咸宁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对外省来说就是二本院校,对湖北来说是二本二对院校,因为湖北分二本一和二本二。湖北科技学院(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咸宁市,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1946年,成立于1937年的蒲圻师范学校和成立于19

2024-09-29 18:22:37
高考报名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报名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考报名注意事项有哪些1、备好身份证高考报名需要采集考生的二代身份证个人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一般会安排在10月份进行,如果考生的的身份证截止日期是2022年的6月份之前的,或者在办理身份证的时候,忘记录入指纹信息的,需要赶紧去你们户籍所在地重新办理新的身份证,否则会影响到孩子的高考。2、及时更新个人信息高考报名时,考生的身份证信息应该与户口簿的信息一致,如果考生因为住房搬迁或者是

2024-12-02 17:10:53
二本的体育专业有哪些大学 高考体育生可报考那些学校
二本的体育专业有哪些大学 高考体育生可报考那些学校

高考体育生可报考那些学校1、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占地面积1398亩,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组建于江西南昌,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2001年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2、上海体育学院

2023-09-19 04:25:44
美术生艺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美术生艺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美术生艺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美术生艺考是许多学生追求艺术梦想的重要途径,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了解考试大纲和要求: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详细了解美术专业考试的大纲、考试科目、评分标准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美术专业的考试对基本功要求较高,因此考生要重视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制定

2024-11-12 09: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