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请问在大陆有可能考上台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吗相关的问题,今天,橘子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在大陆有可能考上台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吗
不可能,台湾尚未开放高中给大陆学生就读.还有不是台北师范大学,台湾没有台北师大.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简称师大附中,为台北市男女第二志愿,学校整体层次在全台约仅次於同样位於台北市男生第一志愿的建国中学与女生第一志愿的北一女中,属於台湾最顶尖层次的明星高中,以往来说必须是位於中考成绩在全台前2%以内的国中生(初中生)才有机会考取.
其馀是个人最近对於有意报考台湾院校的知道网友常回复的部分.
大陆学生想赴台求学,共有以下管道:
1.高中生透过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网站申请台湾本岛私立院校和外岛公立院校的本科(台湾本岛公立学校的本科尚未开放供陆生就读),户籍需符合八省市之一(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和2013年新增加的湖北、辽宁),且高考分数线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资格录取.
2.持有211院校在内的111所大学或台湾教育部所承认国外学校的学士、硕士学历,可报考台湾公立、私立学校的硕士班、博士班,需同时符合户籍在八省市的条件才可报考,与本科一样透过陆联会申请.目前户籍的限制为大陆官方所为,近日台湾已多开放70所211院校学历,因此未来可望大陆方面也开放更多省市可报考台湾院校.
3.大陆专科生可报考台湾的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二年制学士班,等同於大陆的专升本,需持有大陆的专升本考试成绩、专科在校成绩单与符合台湾所承认191所高专、高职或985、211中111所院校的专科学位才可申请.而2013年台湾的专升本属於试办性质,只开放户籍在闽粤的学生且为当地18所专科的应届毕业生才可报考.明年之後应无此限制.且招生院校中包含公立的科技大学,尤其是今年科大前三甲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就占了90个名额.18所院校为:
福州大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及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橘子网
台湾大学的排名,是国立一定比私立好吗
基本上是!
台湾大学、政治大学、
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成功大学、台湾科大、中央大、阳明和私立台北医大、高雄医大(医科,这应该很少可交换)、台湾师大、中山大、台北大、中兴大、台北科大、中正大、高雄师大都是台湾满好的大学,以为只有这几所可以相对大陆985、211系列;可以接受私立的话可参考名牌私校(一般来说台湾的大学公立都优於私立,只有极少数学系例外,你挑学校掌握住一个方向,这也是台湾高中生填志愿普遍的方向-都会区前面有国立(就是公立的意思)的大学-都会区老牌私校=一般国立;台湾的大学有个有趣现象,台生的学费方面,公立的学校学费是私立的二分之一,但是除了名牌私立外,好的公立大学学生多半来自社经地位较高的家庭,然後後端公立则有很多是家境不好上的了私立名牌,但为了学费不得不选择後段公立的学生;对此议题有兴趣可以参考:台大经济系教授骆明庆的「谁是台大学生?(2001-2014)—多元入学的影响」论文~
这里要讲私校,看了些留言大陆上很像认为静宜、世新、文化、元智、逢甲、铭传这些老牌的算不错的,事实上分数线很低,只是和一些新兴的私校比有校友有人听过罢了,在上一代是好学校没错啦,因为当时大学少的可以,但是今非昔比,末被混淆!我还是学生时老师就和班上同学说学测分数如果仅能推荐这些不要推甄,再拼指考,现在都多少年了,少子化严重,素质只会每况越下,而事实上也是如此)生源多半是後段高中生以及高职生念的;私立的仅推荐算名牌的辅仁文科、东吴商法科、淡江少部分科系、东海嘛勉强可以(因为位置在台中,觉得你如果要交换在台北还是比较方便资源多的)但实力方面不输淡江,其它还有实践的设计类科系(只有设计类可选!),要挑北校区!至於其馀学校嘛,说真的,不建议,但不免有落网遗珠,有参考中但不在名单上的,可以提出来讨论讨论:)

一、安徽建筑大学在哪里 安徽建筑大学 地址在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该校是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二、安徽建筑大学介绍
安徽建筑大学 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设有12个学院,现有6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1500余人。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6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42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50余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60余人。拥有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安徽省“*”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
学校现有11个一级学科、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3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60多万册,电子图书300多万册。
学校紧紧依托“大土建”学科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凝练科研方向,在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多个具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200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
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并取得突出成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项,国家虚拟仿真项目2项。
学校现有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5个科研机构,拥有
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近年来,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录取分数线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足球比赛、“挑战杯”大赛、智能建筑大赛、“CCTV杯”全国
英语演讲大赛和各类建筑、规划、结构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800多项。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建筑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技术大学、韩国韩瑞大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铭传大学、东海大学等台湾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中外合作办学单位。
学校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创新领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发展之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实现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橘子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橘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橘子网:
www.tiejuzi.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